你有聽過頂樓鐵皮加蓋嗎?你知道看起來使用空間大、房間外面又有超大的露台,是非常有可能被拆的嗎?不要以為你買了超大間的房子,結果看了權狀竟然只有不到一半的坪數,小心被鄰居檢舉列管,家裡就要被拆光光!
違章建築可以說是台灣的一大特色之一,之前就會有人戲稱:「全台灣沒有違建的房子才是特別的。」來形容台灣違建的常見與誇張性。近期台灣發生很多嚴重的火災事故,其實都和違建有很大的關係。為什麼違建會產生那麼多的危險,政府還是沒有進行拆除呢?你會不會也買到違建?這篇會有完整的解答。
違建是什麼?
首先常聽到的違建、增建,到底怎樣才算是違建?今天我準備了四大重點來告訴你,使用執照、建蔽率容積率、土地分區、程序疏失。
違建定義一、在使用執照外未經許可加蓋範圍
正常來說我們外面看到的房子,都是經過政府許可才能夠興建的,因為建築法規的關係,並沒有辦法把房子蓋好蓋滿,導致很多人會覺得使用空間不夠,就動起了增建的想法,但是蓋好之後是需要政府核准的,核准之後會發使用執照才算是一間可以合法使用的房子。
很多人都是抓準政府檢查過後就不會再複查的心態,等使用執照核准發下來之後才開始增建。在台灣很常見的有,頂樓鐵皮加蓋、房屋夾層、騎樓裝設鐵門之類的,只要是在建照使照之外的部份都是屬於違建。
違建定義二、超出建築法規的容積率與建蔽率
我們先大概了解什麼是建蔽率與容積率,建蔽率簡單來說就是一塊土地平面可以蓋的範圍,容積率就是確定建蔽率之後可以往上蓋多少面積,我以草屯鎮都市計畫內的住宅區為例,建蔽率是60%、容積率則是180%。
假設今天我們有100坪住宅區的建地第一層可以蓋60坪,最高往上蓋可以蓋到180坪的建坪。只要是超出以上範圍的都算是違建,也是非常有機會被拆除的,比較常見的是防火巷做成廚房,或是陽台外推。
違建定義三、在沒有辦法蓋的土地上興建
違建來說很多人都會認為是不是只有建地才有,其實不只是建地,在不可以蓋房子的土地上,也都算是違建,常見的像是農地上的鐵皮屋,還有在農地上蓋工廠,這些都是屬於違建的一部分。
違建定義四、建築法規符合規定,因程序疏失,未申請建照興建者。
違建也有可能出現在合法的建築上,只是因為申請建照會有期限,在建築執照過期之後有的人還是會繼續偷偷蓋,也是要依規定補辦建築執照並且繳款稅費,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法的建物。
延伸閱讀:
- 全國法規資料庫:建築法35條規定「承造人因故未能於建築期限內完工時,得申請展期一年,並以一次為限」。
總結以上的違建定義來說,只要是沒有依照規定蓋房子,就是屬於違建的一部分,那屬於違建就是違法。
違建一定會被拆嗎?

違建的定義其實非常清楚,但是違建從以前到現在歷史非常悠久,並不是每個人違建都是一定有違法的壞想法,違建在台灣的建築歷史上已經是密不可分的存在,所以台灣在違建也因應做出整理,每個縣市也有不同的規範方式。
違建在台灣那麼常見,為什麼聽到很多房仲都說,那個違建已經就地合法化了不會被拆,你買下去保證放心。不然就是說反正大家都是違建,為什麼你的會被拆?只要是違建就一定會被拆,就只差在什麼時候拆跟怎麼拆而已,不管你是民國幾年的增建都是有機會被拆的!但是關於違建還是有依照時間來分門別類,這邊我整理出兩大時間軸來判斷你家是什麼類型的違建。
一、新違建
是指在民國84年1月1號以後產生的違建,這種就是屬於比較新的違建,基本上只要有人檢舉,就是「即報即拆」。以南投縣來說最常看到的就是農地上面蓋廠房或是鐵皮屋。
二、既存違建
是指民國53年1月1號開始到83年12月31日這期間,就是屬於既存違建也是大家最常看見的,政府機關也是會拍照列管,然後再看看有哪些是比較嚴重來分級處理。因為拆除是需要費用跟人力,等到政府來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。
如果沒有危害到消防、交通、他人安全的狀況,基本上也是拍照列管而已,並不會馬上拆除。
怎麼判斷是不是違建
上述的這些只要是屬於違建的範圍,就是一定會被拆只是看什麼時候拆而已,最主要政府判定的大方向都是,只要不是那種太誇張已經影響到別人,甚至說危害到消防、交通、他人安全的狀況下,都只是會被拍照列管而已。
不然就是真的是有人看你不爽一直檢舉,這樣也是會被列為優先拆除的名單。這邊阿証教大家簡單判斷房子是不是違建,可以去地政事務所申請這戶的「建築測量成果圖」,跟現場的房屋現況來做比對,沒有在建物測量成果圖的部分,基本上都是屬於違建。
常見的違建
一般人對於違建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,從出生開始周遭都是違建,導致會認為好像就是合法的,這邊我統整出五大常見的違建讓你知道!
①頂樓鐵皮加蓋
一般來說,蓋一間三樓半的房子,第四層都會設計成一個突出來的樓梯間,建築法規規定,屋頂平台之屋頂突出物如樓梯間公共設施使用部份,凡在頂樓建築面積 1 / 8 之法定範圍內均屬合法建物,只要超過1/8的範圍就是屬於違建。
台灣的鐵皮加蓋那麼常見的最大原因是擔心漏水的問題。台灣的頂樓都是設計成平面的,只要有梅雨季節的到來,頂樓如果不用鐵皮包起來,就非常容易讓頂樓的磁磚或是防水層泡水損壞,又經過長時間的日曬雨淋,總有一天是一定會損壞的。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頂樓直接用鐵皮包起來,為了只是讓底下的房間不要漏水。
②頂樓隔間出租
鐵皮加蓋的房子會比一般的房子還要多出不少的使用空間,有的人會把它當作曬衣間、遊戲室。甚至有的包租公會把頂樓在隔好幾間房間拿去出租,但是通常會用比較便宜的價格,來吸引很多學生族群或是社會人士來承租,都是為了要增加多一點的租金收入。
也因為增建出來的部分不會有電,就會從三樓在分接出來往四樓拉,早期的法規比較沒有要求電線的乘載安培數,導致三樓加四樓電的使用量變大,就非常容易發生電線走火,導致火災。
頂樓都是開放的空間,當火災發生的時候都是會往上跑等待救援,可是當你鐵皮增建到滿的時候,會完全沒有地方可以逃生,所以就很常看到火災發生時無處可逃之類的新聞。
③陽台外推

陽台外推這個詞你一定多少有聽過,那陽台外推到底是什麼?是不是真的把陽台增建出去,才算是陽台外推?其實很多人對於陽台外推有很大的誤解,只知道室內的使用空間變大了,看到早期的公寓、華廈都有陽台外推,那就代表陽台外推是合法的嗎?今天會用三個觀點來分析,讓你全盤的了解陽台外推!
陽台外推是什麼?
陽台外推其實就是把陽台當作室內空間使用,就算是陽台外推,因為陽台是屬於附屬建物的一部分,不算是主建物。常見的陽台外推就是把陽台用採光罩封起來並且加裝窗戶,很多人都把陽台都做曬衣區或洗衣區,看起來非常正常沒錯,但是都是屬於不合法的。
陽台外推為什麼要限制?
一般的住家在設計其實都考量到很多因素,像是陽台的功用就是阻擋陽光不會直射到室內,還有萬一有火災甚至緊急事故時,有辦法直接對外求救甚至逃生,但是台灣的土地很小沒辦法每戶都蓋得非常大,所以很多人就利用陽台外推來增加室內空間。陽台的結構也不像室內會有所謂的梁柱,那支撐的重量就沒辦法像室內那麼高,如果你把陽台當作室內空間,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。
陽台外推有可能合法嗎?
陽台外推其實也有可能是可以合法的,但是條件非常苛刻,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,只要是經由縣市主管機關完成報備者,有設置防墜設施符合規定,不會妨礙消防逃生及救災功能。
延伸閱讀:
-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:「公寓大廈周圍上下、外牆面、樓頂平臺及不屬專有部分之防空避難設備,其變更構造、顏色、設置廣告物、鐵鋁窗或其他類似之行為,除應依法令規定辦理外,該公寓大廈規約另有規定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已有決議,經向直轄市、縣(市)主管機關完成報備有案者,應受該規約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限制。」
陽台外推會被拆嗎?
陽台外推因為不是原本就是設計成這樣,所以也算是違建的一種,關於違建我前陣子有特別寫一篇文章,像是違建也是有分時間的,就有分成「新違建」與「既存違建」兩種,但不代表陽台外推就不會被拆哦!而是什麼時候拆與怎麼拆兩種差別,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態,認為不會被拆只要可以增建的地方就增建,這樣非常有可能會被檢舉然後全部拆光光。
④露臺外推
所謂的露臺就是指沒有上方遮蔽物的開放空間,像是頂樓除了屋凸之外,會做成開放式的露台,如果加裝雨遮或是砌成牆壁都算是露臺外推,但是也要看各縣市的規定,有的縣市認為只要不要影響到公共安全或是封死加窗戶,就算是在合法的範圍內。
⑤騎樓外推
騎樓指的是一樓外牆至道路界間的空間,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很常逛的商店街,店面門口外讓我們走的地方就叫做騎樓,很多人會把騎樓的左右兩邊加上鐵門或是水泥做成牆封起來,這些都算是違建的部分。
⑥夾層屋
最常見的夾層屋就是樓中樓,但是並不是樓中樓就是違建,也是要看有沒有合法的申請,很多人會覺得是自己室內的空間抓不到,就在地板與天花板之間再增加一層的空間,這個我們就是俗稱的夾層屋也是違建的一種。就算是自己的個人空間,被檢舉抓到還是會被要求拆除的。
我的看法
違建現在台灣各處其實都看的到,但是牽扯到太多的因素導致政府沒辦法說拆就拆,像是氣候、經濟、政府、法規等因素,台灣因為潮濕常常下雨,很多人也是因為不要讓房間漏水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鐵皮加蓋根本性的解決。
也有牽扯到台灣人的生活習慣,因為拆違建需要錢跟人力,所以政府也是要編列預算來拆除,但是通常編列的預算也不是很多,導致每年違建拆除的進度非常慢。我認為違建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的,很殘酷的事實政府基本上就是等到真的出事才會出面拆除。但是很常因為這樣導致很多條人命就這樣沒了。
最後我想跟你說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