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升息是什麼?台灣升息影響房貸族要知道的這4件事情【南投買好房】

升息是什麼?台灣升息影響房貸族要知道的這4件事情【南投買好房】

在2020年~2022年這兩年期間房市火熱,台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首度升息,只有看著新聞說對於房貸族每個月要多繳幾千塊,那所謂的升息是什麼?升息影響房貸族很多嗎?那決定升息、降息的又是誰?今天幫你整理了身為房貸族,一定要知道的4件事情。

升息是什麼意思?

中央銀行會根據總體的經濟情勢以及國家的貨幣政策來調整利率,就是我們常聽見的「升息」與「降息」兩種。央行決定升息不是直接升我們跟銀行貸款的利率,而是升央行跟一般銀行的利率,來藉此調整貨幣的數量,那什麼是央行待會也會說到。

升息一碼是多少?

升息一碼是升0.25%的意思,另外既然都會有升息一碼,也會有半碼,也就是0.125%。

什麼是央行

央行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是一般看到的銀行中的銀行,掌管著「利率」跟「匯率」的貨幣政策,正常來說我們認為台灣經濟的決策者,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經濟部,但是經濟部在任何決策上還是需要跟其他部門討論,像是財政部、水利署、台電,甚至重大決策也要立法院通過才能夠實施。

相對央行就比較無拘無束,今天宣布要升息、降息,你們下面的銀行隔天就要馬上執行,直接就對經濟產生影響,可想而知「央行」對於經濟的影響力是多麼巨大。

央行影響著我們什麼

央行的任何決策都影響著有關「錢」的事情,像是前面提到的升息、降息,房貸利率的調升會讓我們每個月多繳好幾千塊。央行也可以影響著國家錢的總數量,因為央行是唯一可以合法印錢的機構,可以決定要發放多少錢,也可以決定要回收部分的錢。

我們買的任何東西都是需要使用貨幣,吃喝玩樂的大小事都離不開貨幣,我們也為了生活而一直去追求貨幣,看似簡單印錢的這項工作,在央行眼裡卻是一個艱難且重要的任務,任何決定都可以讓我們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。

③為什麼央行要升息?

我直接舉個例子來說,央行如果一直印鈔票不升息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?那就是「惡性的通貨膨脹」!

距離我們一次最近的惡性通膨,就是發生在2007年~2009年間,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的辛巴威,因為政策的失誤讓大部分的人紛紛撤資,國家出現大量的財政赤字和外債,政府第一時間就是想盡辦法用印錢來解決,結果問題沒解決,還出現了惡性通膨,讓辛巴威幣有了100億的貨幣面額,大家就算有好幾億的財產甚至都買不起一塊麵包。最後政府停止發行辛巴威幣改用美元,才結束這場恐怖的惡性通膨。

這就是央行沒有透過升息來回收市場上過多的資金早成的結果,非常容易造成市場上的資金過多,那過多的資金去追逐一樣甚至少量的商品,就非常容易導致商品的價格提高,因此造成通貨膨脹甚至惡性的通貨膨脹。

過多的資金都跑去哪裡?

對於一般人來說很疑惑的是口袋的錢明明沒有變多,哪來過多的資金?所謂的熱錢是指市場上流通的資金,像是企業貸款、房貸甚至有人借錢出來買股票都算是熱錢的其中一種,因為利率低大家不可能會把錢存在銀行,大部分的人都會借錢出來投資。

市場上流通的資金除了造成股市成長,大家也可以看到房價、物價什麼都一起上漲,擁有資產的人就會越來越有錢,沒有資產的人生活上就會越來越困難。

④升息之後房貸差多少?

因為台灣長期的利率都是偏低的,就算台灣的升息幅度不大,對於這幾年才剛買房的首購族來說,一面對升息壓力就會非常大,我整理出身為首購族要注意的2件事情。

增加還款金額

我這邊可以分享我一個常用的方式,可以利用內政部提供的房貸計算機,計算「原本的利率」跟「升息後的利率」來比對。

  • 1000萬的房子、貸款八成800萬、利率是1.31%、還款30年、月還款26886元
  • 1000萬的房子、貸款八成800萬、利率是1.56%、還款30年、月還款27840元

所以就可以知道貸款800萬,升息一碼每個月會多付954元,30年的總利息就多還了30幾萬,所以雖然只有少少的升息,但是拉長期來看還是非常可觀的。

延伸閱讀:

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– 房貸試算

目前的利率是多少?

台灣在2022年的3月升息1碼、6月升息半碼、9月升息半碼、12月升息半碼,總共升息了2.5碼,在升息之前的最低利率是1.31%。

統計到2023年2月4號,目前一般房貸族的利率是1.935%左右,有的條件比較普通的甚至有超過2%,目前青年首購一段式則是1.9%。

延伸閱讀:

2023年青年首購完整攻略,5分鐘帶你了解首購資格!【南投買好房】

房貸新手申請前完整攻略!房貸千萬不要提早繳的真正原因【南投買好房】

未來會不會繼續升息

因為台灣的升息速度一向都非常緩慢,但是也不能排除升息的可能,我本人是會建議首購族們要保守一點,一定要先預留一些資金避免過度消費,不然為了如果真的升息了,對於首購族來說就是面臨更大的壓力。

另外可以參考的點就是未來美國在2023年,會不會為了壓抑通膨而大幅度的升息,如果還是採暴力升息的方式,台灣會為了保持匯率而跟進,至於跟進的幅度是多少,這就非常不確定,那未來如果繼續升息,買房租房到底該怎麼選擇?

升息之後還可以買房嗎?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疑問,擔心繼續升息後會沒辦法負擔房貸,又會擔心房價繼續上升更買不起,那買房租房的選擇怎樣才會比較好?

111年台灣總共升息了2.5碼,利率又來到了2%左右,好不容易存到可以買房的頭期款,會不會發生買房之後房貸卻還不起的狀況?買房好還是租房好是每一年都會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,但是終究沒辦法有一個結論,想買房還是會買房,想租房的還是會一直租房。如果以上也是你目前遇到的問題,我會分析買房租房的優缺點讓你知道你到底適合買房還是租房!

租房立場

正在租房的你是不是很常被說,你一輩子就一直幫房東繳房貸養房子,繳到最後房子還不是你的,房東就用你的錢再去買一間,但是租房一定都只有壞處嗎?

租房優點一、不用準備自備款、壓力小

租房子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一次拿很多自備款出來,頂多只有押金要放在房東那邊,退租押金也會退還給你,每個月只需要繳房租跟水電瓦斯費,不會有繳完頭期款之後,沒什麼存款還要繳房貸的問題,很多人頭期款都是跟家裡的人或親戚借的,除了還房貸以外還要看別人臉色。

租房優點二、選擇地點自由

租房不用像買房一樣就固定在一個地點,而是租約一到可以隨時更換自己想住的地方,可以選擇離上班地點近,減少通勤時間,或是選擇遠離市區,生活品質好的純住宅區。每天都可以走路上班省去掉通勤的麻煩,也不用每天上班很早起床累得要死,也不用每天下班很累還要開車或坐車。整體來說除了減輕背著房貸壓力以外,可以邁向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
但是租房還是會有缺點的。

租房缺點一、看房東臉色

之前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,也是需要租房子,那時候光是找到自己喜歡的房型、租金、地點就有點困難了,入住之後還得看房東的臉色,一下子規定不能在牆壁上貼東西,一下子可能又要調漲房租,一下子房東要改為自住不願意繼續承租。租房的穩定性很差,隨時都得看房東的臉色,可能每次租都只租一年就得另外找地方租,每年要這樣搬家其實也超級累。

租房缺點二、繳到最後也不是自己的

這個也是租屋族最擔心也是最大的缺點,就是租金怎麼繳都是給房東,就等於是幫房東繳房貸的概念。

買房立場

買房族的你是不是常被說當了30年的房奴終於繳清房貸,但是身上除了一間房什麼都沒有,還辛辛苦苦還了30年。人家租房30年開開心心,還可以住在市區多舒服。

買房優點一、所有權、現金流

相信這個也是買房最大的優點,買房跟租房最大的不同除了頭期款就是繳了錢,租房是有去無回,買房時有去有回。剛剛有提到買房就像是強迫自己儲蓄,繳的房貸有部分是本金、有部分的利息,當你繳完房貸之後,房子就是你的,同時也擁有一定的價值,這時候就可以從銀行再借一筆錢出來做其他的運用,像是很多專門在收租的房東就利用這筆錢在買下一個收租的房子,來這樣用一間滾一間最後財富自由。

買房優點二、抗跌、保值

房地產是金融商品中「相對」抗跌且保值的,不太像其他的金融商品那樣價格波動非常大。房地產是可以隨著通膨慢慢升值,所以正常的房地產是會緩漲上去的。

但是買房也不是全部都只有優點,還是會有缺點的。

買房缺點一、壓力大

買房不單單只需要準備頭期款,還需要有很多額外的買房稅金、購買家具還有裝潢裝修的費用。如果是買比較舊的中古屋整理的費用就會非常可觀,而且都是不能夠貸款的,買房從來就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,而是要花非常多的心血才能夠完成,絕對會壓力大到影響你目前的生活,至於買房要準備多少錢,可以參考我下面這篇文章。

延伸閱讀

買房缺點二、投入的時間長

從買房那刻開始就已經決定是長期抗戰了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30年來當作還款年限。

舉例來說今天30歲你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還了30年,就等於是要繳到60歲才能夠順利的把房貸全數繳清。那你真的有想過這投入的30年你不會換工作不會失業嗎?買房子一直以來都不是個輕鬆的事情,又要湊頭期款、裝潢、傢俱,每個月還要背好幾萬的房貸,搞得自己累得要死,說不定又碰到上班不順利,買房絕對會影響現在的生活。

買房好還是租房好?

買房或租房的立場都不一樣,所以到底是買房好還是租房好?

我覺得關鍵的決定點是在居住付出的「成本」得到了「成果」!簡單來說就是把租屋跟買房的「成本」跟「成果」攤開來講,對你來說哪個划算就選哪個。

①租屋的成本

租屋的成本不外乎就是租金、找房子的時間還有要搬家,那當然還有水電費之類的費用,因為不管是買房或租房都要繳,就單純討論不一樣的地方。

②買房的成本

買房的成本就有很多可以討論了,像是頭期款、交易稅、持有稅、利息、傢俱、裝潢、壓力、時間這些都是買房的成本。

買房租房到底哪個比較划算?讓我直接用30年算給你看!

  • 今天要買房子,1000萬的房子,貸款8成800萬,利率1.6%,還款30年,每個月房貸是27995元。
  • 今天要租房子,租金每個月28000元,租了30年總共花了1008萬元。
買房租房

買房子的房貸是「本金」+「利息」,在不賠錢的情況下賣掉,本金是可以拿得回來的,這30年總共繳了2078244元的利息,等於每個月平均繳了5773元的利息。

買房租房

但是租房30年總共花了1008萬元,可是房子還不是自己的,這樣看起來在租金跟房貸差不多的情況下,買房還是會比較划算。但是沒有說買房租房哪個一定比較好,只是沒辦法適用於每個人,所以我會建議把買房租房的所要付出的攤開來比較,就會比較清楚到底哪個適合你!

但台灣長期低利率導致高房價的聲音,一直以來都沒有停過,評估當地房價水準有多高,都是用「房價所得比」當作指標,就可以知道台灣的房地產價格是多麼不合理。那徐國勇口中的護國神山,到底是壓垮年輕人買房夢的大山,還是建商爸爸的靠山?

低利率是如何讓房價居高不下

低利率到底會不會讓房價飆漲,反方覺得低利率跟房價沒有絕對的關係,我認為如果把房子當作是一個投資的金融商品,那低利率會影響讓房價上漲,但不會讓房價暴漲。

正常來說央行調降利率就是要刺激消費,讓大家覺得要趁現在利率低去投資、買東西,那房子也不例外,每個月要負擔的房貸變少了、負擔減輕了,會讓原本觀望的人更有意願進場買房,看好未來的投資客也會因此進場買房,擔心未來會變更貴的人也會進場買房,需求增加,房價自然就會慢慢上漲,這就是低利率會慢慢推升房價的主要原因。

台灣從2003年之後利率就沒有超過百分之三,將近20年的時間都是維持在低利率的環境。

升息

也可以看到在這20年以來低利率的環境下,住宅貸款的總金額一年比一年還要多,從2003年3兆的住宅貸款。

升息

甚至到現在2022年的10月有9.2兆的住宅貸款,20年整整多了6兆。

升息

2020年跟2021年的住宅貸款年增率更是來到百分之8.5跟9.46,

升息

如果又加上沒有貸款的人,就知道這20年來有多少資金湧入房地產,台灣低利率會讓房地產慢慢上漲沒錯,但是長期低利率會導致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,又沒有其他政策管制的情況下,讓「既得利益者」無法無天、沒有上限的炒到爽。

買不起房是年輕人的命嗎?

前面有提到「房價所得比」是衡量一個地區的房價水準,全國平均的房價所得比是9.69倍,等於是中位數的家庭買一間中位數的住宅,要不吃不喝將近10年才買得起。

升息

房貸負擔率如果小於三成代表可以合理負擔,連南投縣都來到百分之37,全台也剩下沒幾個縣市可以合理負擔。

升息

再來看到的是全台平均月薪是43570元,統計平均年薪是67.7萬,平均下來的月薪是五萬六千元左右,有人說現實跟理論是兩回事,那不知道各位實際的狀況是有沒有領到這麼多?

升息
升息

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

長期低利率也是變相懲罰努力賺錢存錢的一般民眾,讓大家非得要去投資才能打贏通膨,錢存在銀行只會越存越窮。那為什麼台灣主計處公布的資料都很漂亮,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完全無感?

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從50歲當作一個分水嶺,統計出50歲以上擁有房地產的比重相當大,當房價上漲速度越來越快,買不起房的年輕人跟早就持有房產的差距就會越拉越開。

升息

年輕人要承受的低薪、物價上漲、高房價、高齡化還有少子化的壓力就會更大,所以你覺得年輕人買不起房都是年輕人不努力嗎?台灣GDP的房地產相關的占比已經超過百分之50,50歲以上跟50歲以下的財富占比越差越大,所以你說台灣的經濟數字那麼好,幾乎都是用年輕人的血和淚換來的。

升息

房地產為什麼不是經濟火車頭?

所以為什麼房地產不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?房地產牽動的產業不是很多嗎?經濟火車頭的指標是「影響度」跟「感應度」都很高的產業。也就是總關聯程度高的產業就是經濟火車頭。

升息
  • 影響度:你影響別的產業
  • 感應度:別的產業影響你

可以看到主計處統計,經濟火車頭是化學材料、金屬表中這類的產業。

升息

實際上不動產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,卻不能因為自己而帶動其他產業。

升息

所以很明顯不動產根本不是徐國勇口中的經濟火車頭。剛剛也有提到台灣GDP房地產的比重占超過百分之50,這樣的狀況還有可能會嚴重拖垮台灣的經濟,低利率是會刺激整體的經濟活絡,但是不只是對於企業融資有幫助,還有股票跟房地產市場。

當房地產變成有錢人的主要投資標的,那間接影響的就是企業知道房地產更好賺,就把大部分的心力跟資金投入在房地產裡面,看有哪個一個企業不投資房地產就知道了。房地產的影響度相對不高,讓資源過度集中在房地產,就會拉低其他生產力高的產業,連動影響的就是未來台灣經濟的成長。

我的想法

台灣的經濟成績單看起來好像都還不錯,包含2022年的人均GDP也來到36000美元左右,贏過韓國甚至超過日本,相信年輕人體感上大部分都是非常無感的,只要台灣政府繼續容忍炒房的這個行為,付出的代價就是往後年輕人要承擔下來。

房地產已經變成全民的炒房運動,「只漲不跌」的炒房藉口好像直接印在大家的腦袋裡面。房地產的資金已經明顯過度集中,說什麼房地產暴跌就會連動影響銀行的金融體系,房地產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,你是建商怎麼可能賠錢賣,房地產暴跌你生活也不會好到那裡去啦,以上這些言論,都變成「既得利益者」炒房藉口而已。

說實話要看到台灣房地產的利益結構要改變真的很難,其實該怎麼打房,政府比誰都還清楚。買不起房的人只能等待房地產的泡泡什麼時候會破掉,到時候才能夠真的實現財富重新分配。

最後我想跟你說

自己想透過網路補充相關知識,會發現其實網路上的資訊又非常零散、不實用,問身邊的人也沒辦法得到實質上的建議。如果你想透過我的幫忙來解決以上的問題,至少省下好幾年自行摸索、試錯的時間,可以點擊下方的圖片,來預約我的一對一線上會議諮詢,讓我來看看怎麼幫助你吧!連結我都放在下面了,有興趣的話就馬上預約,讓我們來聊一聊吧!

另外還沒領取我特別製作一份2023年的買房電子書,在下方網址輸入你的姓名跟信箱,會幫助你在做2023年買房更有方向、更有信心!我是阿証,期待與你通話,掰掰!

買房首購

訂閱領取【買房電子書】

請輸入你的完整信箱與大名

    我不會發送垃圾郵件,你也可以隨時取消訂閱。

    發表迴響